她是一个在爱里长大的“黑户”孩子。整整六年,她有家、有家人、有呵护,却唯独没有一个合法的身份。 这段跨越血缘的深厚亲情,能否赢得法律的承认与保护?一场关于爱与法的特别庭审,在肇庆鼎湖法院给出了答案。 2019年10月,秋意渐浓。李明(化名,下同)在河边闲钓时,听到了一阵令人揪心的婴儿啼哭声,他循声四处找寻,发现草丛里有一名女婴。在原地等待一段时间后发现无人认领,看到女婴明亮的双眼,他于心不忍,出于安全考虑,便决定先将其带回家照料。 此后,李明在弃婴地点附近多番打听,均未能找到女婴的亲生父母。李明与妻子金敏婚后数年未生育子女,两人商议后便决定“收养”女婴,并取名为小羽。 之后,李明夫妻又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并多次通过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或失踪儿童信息系统血样比对、在报纸上刊登公告等方式,均无法找到小羽的亲生父母及近亲属。 时光荏苒,转眼就来到了2024年。在李明夫妻及其双方父母的共同呵护下,小羽健康成长,已经进入幼儿园学习。 眼看小羽就要到上小学的年纪,李明夫妻却因不是她亲生父母或近亲属,亦不满足作为小羽合法监护人等法定条件,一直无法为小羽办理户口登记。 这种实际收养行为缺乏法律层面上的确认,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不仅影响小羽正常上学、享受医疗保障等服务,也不利于保障她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合法权益。为解决小羽的“黑户”问题,在当地派出所及居委会的协助下,李明夫妻取得了相关情况说明,并于今年5月向鼎湖法院提交了确定监护人申请书,请求法院指定他们担任小羽的合法监护人。 
“李明夫妻待孩子如何?孩子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承办法官张秋怡受理案件后,怀揣着疑问,也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原则,积极开展庭前调查,组织公安机关、居委会、民政局对小羽生活居住环境、亲子关系、家庭成员相处模式等情况开展细致的走访调查,并前往小羽就读的幼儿园向园方了解小羽的学习交友、性格发展等情况。 
在轻松的环境中,张法官还与小羽谈心,了解她对“父母”的感情以及日常相处的情况,保证更全面客观地作出评估。
走访后,张法官和相关部门召开案件会商会。经过充分讨论研判,一致认为李明夫妻在抱回小羽后共同抚育至今,相互之间已经产生浓厚的亲子感情,且两人有稳定的居所和经济收入,能为小羽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而且有继续抚养小羽的意愿。这一切均证明了两夫妻具备监护能力与资格。 时值六月,蝉鸣悠长。鼎湖法院依法判决指定李明、金敏为小羽的监护人。 判决书递来的那一刻,李明夫妇双手颤颤接过,逐字逐句地细细看着。读至末尾,两人眼眶霎时红了,紧紧握住法官的手连声感谢。 窗外风动,轻轻掀起了那份摊开的判决书边角。纸张微动间,字迹慢慢清晰——“小羽在人生伊始即遭遇不幸,但因为遇见你们,她的命运得以改写。希望你们能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职责,保障其合法权益,呵护其身心健康,引导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育其养成正直善良的优良品格,帮助其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愿你们在漫长的时光里,彼此温暖,彼此守护,为这个以‘不幸’起头的故事,书写一个美好的未来。” 而原本压在纸上的沉重,似乎也一点一点被风吹走。 2个月后,电话那头金敏的声音已明显轻松了不少,“户口办好了,小羽明年就能去读小学啦。张法官,真是谢谢您!” 近年来,鼎湖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通过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室、设立未成年人及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合作等方式,以优质司法服务织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护网,撑起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蓝天。今年以来,新收涉未成年人案件96宗,发出未成年人关爱卡34份,执行涉未案件23宗。
|